99篇!17个专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历程。这部著作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内容丰富全面,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反响。在与字里行间的对话中,我们聆听习总书记讲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切中肯綮,精辟深刻、鞭辟入里。特别是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着重学习了第二卷的第五个专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也是本卷中篇目最多的专题,共十二篇。
要正确认识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的目的是“形成科学管用的防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并强调,“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我们要正确认识监督的目的、意义、作用和地位,《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一文深刻阐述了党内监督的目的、意义、地位和方法路径,并明确了党委(党组)、纪委以及党的工作部门,书记、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党委委员以及党员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责任与地位。监督执纪问责就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主业主责,更要充分认识到“严管才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真谛,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认识到监督干部其实是为了保护干部,坚决克服好人主义。
要积极开展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党的工作部门是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在不同领域的载体和抓手。我们派驻干部要落实监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学懂、弄通、做实有关精神,敢于担责,敢于监督。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准确把握“常态、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的关系,综合运用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严肃处理各类违纪行为。特别要善于运用第一种形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在日常管理监督中体现严管厚爱。要注重创新,积极探索监督一把手的有效方式,通过监督“关键少数”来管住大多数。要严肃问责,对发现的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要主动接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习惯于在同志间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并表示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这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主动接受监督,积极适应监督,自觉配合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防止问题从“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转变。这同时也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严格自律,心中有戒,“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敢于接受监督。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更要时刻警醒,牢记底线,慎独慎行,明白纪委不是“避风港”“保险箱”,只有主动接受监督,时刻严格自律,才能经受住方方面面的考验。
监督,让我们更美好——掩卷沉思,既折服于习总书记强大感染力和人格魅力,又折服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气势与气魄。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愿作一个热情的音符,一同协奏出纪律与规矩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