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其中第五个专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篇目最多,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谋划,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新思考,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勇气、决心和智慧。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领会书中所传达的精神实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此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以绝对忠诚标注精神高度。“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章党规党纪的维护者,首先在理想信念上必须对党绝对忠诚。我们在入党时都宣誓过,对党忠诚、永不叛党,那是发自内心的郑重承诺。去年9月我脱下军装成为洞头纪检监察战线的一名新兵,虽然离开了“海霞”,但“爱岛尚武,励志奉献”海霞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也常常萦绕在我耳畔。
执纪“铁军”工作在反腐败斗争的一线,面对的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党性,时间长了就容易动摇,随波逐流,失去信心。无论身处何地,面对考验,我们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保持政治定力,以铁的纪律守住干净底线。正人先正己,执纪先守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柜,纪检监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对腐败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要守住干净这条底线,关键是要严守纪律和规矩的底线。监督执纪工作中,无论是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还是谈话函询、案件审查等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程序,严守政治纪律,坚决杜绝泄露工作秘密,擅自处理问题线索,严禁办关系案、人情案。纪检监察工作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不得罪违纪违规违法分子,就必然有负于党和人民。选择纪检监察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要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文中提到“同志们现在从事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这里工作,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大家一定要不断反省自己,以殷为鉴,远离危险,严守纪律和规矩,谨小慎微”。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慎独、慎微、慎友,面对得与失、名与利,要静下心来;要有一份淡定从容,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三是牢记职责使命,以担当精神激发干事热情。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四风”在面上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绝迹,有的“四风”问题改头换面、花样翻新,出现了各种变异。我们要清醒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自身正、自身硬,还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底。
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要抓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监督履行好“一岗双责” “一案双查”等制度,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侵害群众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严明党的纪律,驰而不息纠“四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问题要认真核查,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行为坚决查处,坚持用权为民,勇于担当,善于执纪,敢于问责,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启示弥足珍贵,体会来之不易。习总书记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这篇文章里讲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故事,说他 “治绩大举,民称其德”,这是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为官就应以国家利益为先,注重基层实践,弘扬廉洁奉公、心忧天下的官德与责任感。历史从不等待,实践永远向前。我们要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打造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执纪“铁军”,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齐心协力构建纪检监察机关铁面无私的威慑力和风清气正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