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清廉温州 > 三等奖 > 种在香菇里的家风

种在香菇里的家风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3日

家风是一个家族瓜瓞不绝的必备要素,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也无关父母文化程度,而源自父母德行素养和言传身教的熏陶。我家,一个农村普通的家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又着朴实的家风,那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没有落字于纸间,却代代相承,陪伴着我们成长,那便是——勤俭致富,诚信做人。

我的父辈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菇农,祖祖辈辈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洒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工栽培香菇的地方——庆元县,秉承着吴三公精神,养育着世世代代。一直以来,他们以实际言行为鞭,时刻教导我们“勤俭能致富”,时刻鞭策我们要“诚信做人”。在我记事起,父母总是在菇棚里忙碌,每天都起早贪黑,特别的辛苦,一天只能睡4、5个小时。香菇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菌系菜,人们只知道其营养高,价值高,却不知道香菇种植非常麻烦,每一道工序都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配料、杀菌、制(菌)棒、接种、发菌、采收、销售,样样都要自己做,工序繁多周期长,一年忙碌下来只有冬天才有收成。春天的时候,父母为了蒸熟菇段常常几天几夜轮流熬夜;夏天的菇棚既闷热又潮湿,父母每天都是天不亮就爬到菇棚顶进行晒水,还要铺上遮阳网,好给菇棚降温;尤其是采收和销售,常常要在冬日里的凌晨,父母顶着寒风,带着手电筒去菇棚采摘,然后坐3个多小时的车把一箩筐一箩筐的运到县城香菇市场上卖。遇到行情不景气的时候,父母还要重新运回家来,为了保证香菇品质,又要连夜烧火来烘干水香菇。这其中的艰辛,没有经历过根本无法体会。

记得有一天,隔壁的阿伯兴奋地跑来告诉父亲,采摘来的香菇可以在菇脚里塞进钉子,这样重量多很多,而且喷上水又能重很多。这样做,一次就可以抵上好几天的辛苦采摘,收入可观,又不容易被发现;但是父亲很生气,他说:“人不可以赚这样的昧心钱”。父亲从来没有这么干过,我们家的香菇一直都是保证质量和新鲜,也正是因为父亲的诚信和坚持,让我们家的香菇做出了口碑。

现在我们遇见任何困难,总能想起那段艰苦的时光,想起父母坚毅的背影、豆大的汗珠,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向上呢?菇农出生的父母,靠着勤劳的双手,靠着勤俭节约养着一大家子,正是这种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带大了我们姐妹几个,并把勤俭、诚信的家风种进了我们的心里。

家风是一面镜子,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学校,并且影响深远,教育终身。“勤俭能致富,诚信能致远”,这是父母对我们的教诲,更是父母种香菇养活一家人的生动写照。朴实里的勤俭,平凡中的正直,让我在生活中不断践行,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东屏街道专职纪检员 吴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