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清廉温州 > 三等奖 > 家风:无痕的传承

家风:无痕的传承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3日

我出身农村,一个普通的泥娃子,我们家在村子里也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显赫世家,就是一平平常常的农村人家,但是打小时候起,家里长辈们就不断以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形式,告诫我们这些小辈许多道理,让我们耳濡目染,明白如何做人和干事。

祖父:说尽忠孝

祖父爱看书,他也爱说书。

其实祖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他那一辈里,他那样的文化水平的人在农村里也不多见。

记忆里,祖父看的书有《隋唐演义》、《西游记》、《说岳全传》等,我不知道祖父是如何把那些书整本整本地记下来,记得那么清楚,丝毫不差。只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夜,我们一家在院子里乘凉,祖父就摇着他那把老蒲扇,在那个老柏树下将那些戏文翻来覆去地说给我们听,那里有善恶忠奸、那里有人间正道、那里也有悲喜交加,那里也蕴含着祖父对子孙辈做人行事的教育,薛仁贵、岳飞等等尽忠为国、孝义传家的故事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入脑入心。

祖父不仅把那些故事说给我们听,也喜欢说给村人听。村子里有座老人亭,老人们会临时搭一个高一点的台子,让祖父坐上面,把那些劝人忠义行善尽孝的故事一次次地讲述。

老人亭旁边就是我就读的小学,每到放学时刻,我总是喜欢跑到老人亭里,仰着头听祖父讲那些已经很熟悉的戏文故事,等着他讲完后,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回家。

农历二月十五,村里都要演社戏,祖父喜欢带我去看戏,常会指着台上的主人公说,做人就要做那样的人。

祖父去世入殓时,我把他看过的那些书全部放在他身边,永远陪伴他。

父亲:谨慎做事

父亲是66届高中毕业生。在他那个年纪,这样的学历算高的,这要感谢祖父,因为祖父对子女读书很支持。如果不是那场十年浩劫,父亲的人生也许不是如此。

因为祖父的教导,父亲这一辈四个兄弟做事在村里还是挺有好口碑的,尤其是父亲,是他这一辈兄弟中的老大,做事非常严谨细致。

父亲不太爱说话,一直只是埋头做事。

因为学历高,又能写会算,父亲在村里曾做了段时间村里的会计,所有账目清清楚楚。在老家父亲的办公室里有个大柜子,锁得严严实实的,不许人乱动,就连我,也只是在很小时候因为问父亲要书看,他才打开柜子拿出四大名著时,才瞥到一眼那里面的东西,几乎全是账本——那是他为村里做会计时留下的所有记录。因为,父亲说,他经手过的所有账目一笔笔都必须清楚明白、有根有据,不能授人以话柄,让人背后说闲话。

如今,父亲又兼了村老人协会的财务,家里经常会来一些人领钱或者交钱,每一笔、每一分的账目,父亲都做得谨谨慎慎、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我想,我如今的工作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所谓家风,我认为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我们中国人注重“家和万事兴”,“兴”的缘起就是家庭教育,就是家风。在我们家,没有大道理,只有长辈们无声示范、潜移默化,以中国农民那种传统的、质朴的教育,在岁月中不着痕迹地熏陶下一辈,从而一代代地安身立命、传承延续。

永嘉县广播电视台纪委书记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