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一种价值独特的文化,古今中外,俯拾皆是,且风采各异。有的简明扼要,如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的内容繁杂,如郑义门家训《郑氏规范》长达168条;有的放眼世界,如瑞典瓦伦堡家族家训之一“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有的注重细节,如美国肯尼迪家族要求“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而我祖父辈流传下来家训却只有“戒赌博”三字,简单明了,但数辈受用,子孙获益匪浅。
我老家在农村,早年赌风颇盛。在农闲季节或传统节日,村里人三五成群,聚赌消遣,后来外乡人慕名而来,小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赌徒乐园,村民因赌博而败家者甚众。祖父担心父亲在这种氛围中染上赌博恶习,于是手书“戒赌博”三字,置于厅堂,时时告诫。父亲也争气,不闻赌事,不近赌桌,不交赌徒。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缀学,边干农活边自学,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心无旁骛,尽职尽责,直到10多年前退休赋闲。虽然一生艰辛,但日子过得踏实,而且在他的努力下,硬是让我们家在村里也从“贫农”挤进了殷实之家。他常对我们说,赌博其实就是一种投机心理,就是想好吃懒做天上掉馅饼,赌徒没有一个好人,也没有一个正常人。就是过年或春节,他也不准我们家人玩牌;亲戚中有赌博的,父亲就直接跟他说,叫他不要来我们家,怕他带坏了我们兄弟几个。
我兄弟三人陆续懂事后,父亲时常给我们看祖父手写的“戒赌博”条幅,讲村里赌博败家的真实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村里一黄姓后生,人极聪明,无论是麻将、“牌九”还是“花会”,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还会“出老千”,几乎每赌必赢,积下可观财富,吃香喝辣,风光无限。后来在一次豪赌中败给外地“老千”,一夜之间输个精光,还背上巨额高利贷,最终妻离子散、贫病交加,凄惶离世时仅四十多岁。父亲每每感叹,谁说十赌九输啊,分明是十赌十输。
我参加工作后,父亲也渐渐地老了。儿子大了,他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管着我们。但每一次回家,他还是有意无意地要问起我的消遣,明里暗里叮嘱我千万别碰“赌”字,连消遣打牌都要不得。其实,“戒赌博”的家训已经深入内心,我哪里会以身试赌?更何况,在工作后,我也耳闻目睹一些人因赌博而沉沦。数年前,村里的能人在全国各地当“煤老板”的很多,日子过得很滋润。一老乡自以为赌术精湛,想从“煤老板”身上捞些钱财,为自己换一套大房子。于是骗老婆说外出考察煤矿项目,辗转内蒙、山西、贵州、云南等地,与“煤老板”日夜鏖战。20多天过去,输给“煤老板”100多万元,大房子没到手,老房子也得卖了。一熟人在乡镇当公务员,为人热情,工作卖力,领导、群众评价不错,升迁有望;没想到后来染上赌瘾,多次到澳门赌博,负债累累,无心工作,最终被“双开”,不知去向。每每听到或看到这样因为赌博而走上末路甚至是不归路的人生故事,我都会在心里感慨祖上“戒赌博”家训的英明。这三字家训,先辈们实在是用心良苦,大智大彻。
受“戒赌博”三字家训影响,我兄弟三人从不涉赌,还常劝亲朋好友不要玩麻将、“牌九”、“牛牛”。业余时间,我们或陪同家人,或户外运动,或加班,或看书。远离赌博,心灵安谧,时光静好;远离赌博,不投机不取巧,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安心生活,乐在其中。
近日翻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等书,组织上屡屡告诫党员干部远离赌博,可谓用心良苦;再联想起“戒赌博”三字家训和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不禁心生无限感慨。这三字家训,值得我们家族代代相传,也值得我们社会上很多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县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组长 吴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