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清廉温州 > 三等奖 > 百行德为首 百善孝为先

百行德为首 百善孝为先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3日

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 翁旭凤

“三叔,你家阿凤又寄钱来了!”隔壁的孔秋叔叔从邮递员手中取了汇款单一边喊着一边向爷爷家跑去,爷爷笑眯眯地接过汇款单,一脸的幸福引来了乡亲们羡慕的目光。“三叔,您老好有福气,孙女还这么孝顺”,“你翁家就是有教养”……听得爷爷乐滋滋的。

1985年我因成绩优异保送上了平阳师范,每月领取生活费22元,对于我这个农家女来说,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如果安排得当,除支付生活费用外还会略有节余,我的父亲母亲给我定下一条规矩:每月给爷爷寄上5元钱以表孝心。

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有责任心、对长辈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这么教导我,并且身体力行,给我们姐弟树立了榜样。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就是一家之主。他没到,绝不开饭,这是规矩;新米开割,品尝第一口的一定是爷爷;冬天上学之前,我总是带着弟弟先到爷爷房内问安,奉送上早饭和暖手火炉后再去上学。平时有什么稀罕点的品食,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留给爷爷。那年,爷爷不幸中风,我的任务就是给爷爷喂饭。爷爷体重180多斤,每次翻身擦背换衣,我都是母亲的好帮手。因为母亲的细心照料,爷爷83岁离开了我们,走的很安详。

父母是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道德责任和孝道的重要性,也渐渐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我认识到,为人处世也好,为官从政也罢,必须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

九岁那年,在一次考试中,我成绩没到95分以上,母亲为了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我进行“惩戒”。她做了一只布袋,放了一只碗和一双筷子,要我去讨饭。我一赌气,拎着讨饭袋子就往村口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越走越害怕,禁不住哭了起来。这时父亲出现在我身边,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家穷,你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你是家里的大姐,有责任当好榜样。”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有责任当好榜样,父亲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在我的带动下,如今,我们姐弟三人都已成家立业,弟弟考到了珊溪电站,成了一名发电工,妹妹考上了公务员,成了一名审计干部。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自己的贡献,母亲常说她感到很欣慰。

遗憾的是,父亲没能看到这些。2006年病魔终究还是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父亲去世时,我女儿年纪虽小,在我的影响下却很懂得孝道与感恩。清明节祭奠父亲时,我女儿写下了一首诗——《给天堂的外公》(附件),让我泪流满面。

父亲去了,但他所教导的家规家训却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全家都在温州,每天一早起来,我总是先向母亲问好,晚上无论多迟,总要先去看看母亲再回自己的小家;弟弟从文成下班回温州,无论多累,第一个要见的总是母亲;妹妹总是顺着母亲之意,常常逗她开心;小辈们更是个个乖巧,孝敬长辈,懂得感恩。

母亲常常对我们说:“我们从山沟沟里出来,走到今天不容易,要好好珍惜,要认真工作,要与人为善。”对我们来说,努力工作、好好做人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和感恩。年年被评为工作先进的我也给弟妹及小辈们树立了榜样。2012年全家喜事连连:母亲的三个子女都荣获单位先进,两个女婿被评为优秀党员,在市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就连妹妹的女儿也被幼儿园评为“好孩子”。

2010年的一天,我来到了温州红十字会,签署了人体器官无偿捐赠书。假如我的眼角膜能够为他人带来光明,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我的父亲母亲出身贫寒,未曾带给我们优越的环境和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他们身上优秀品质和谆谆教导深深地根植在我心中,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要以我的责任与感恩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要以我的言行来影响我的孩子,让家规家训不断传承下去。

给天堂的外公

雨滴绕过树梢,穿越时空,

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

想起您把我抱在怀中,

   那清晰的背影在心中难以忘记。

不知您听到了没有,

         悠扬的古琴声和响亮的锣鼓声已奏鸣。

不知您看到了没有,

     飘香的翰墨从我的笔尖向您走进。

奖状虽多,

不及您对我的爱意。

荣誉虽高,

不及您给我的鼓励 。

春夏的暖风,

是您温柔赤热的手心。

秋冬的寒霜,

却被您的崇高化为水滴。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

问亲人何处,

望惆怅天际。


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 翁旭凤